连日来,瑞安市汀田街道的机关党员干部、村(社)两委成员、热心村民、志愿者深入辖区主干道、住宅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提升大整治行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广大村民营造干净、整洁、文明的社会环境。
汀田街道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是瑞安市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瑞安市始终秉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理念,不断健全和创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机制建设,念好“谋”“久”“细”三字诀,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工作。
谋划建设布局 创新机制载体
“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量大面广,只有全市一盘棋来谋划建设布局,创新工作机制载体,才能打造高水平、全域化的文明城市。”瑞安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瑞安市建立健全了“一月一督一通报、一季一考一排名、一年一创一载体”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按照“一年一载体”的原则,瑞安创新推出“五整治五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城市形象。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修建市政道路176.19万平方米,完成安阳路等10余条道路综合改造;投入45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对全市18家农贸市场提档升级,29家市场实现专业化托管;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780.48公顷,新建污水管网797公里。
据了解,瑞安市在当地主流媒体开设“文明瑞安”专栏,已发布各类报道80余条;在电台fm91开设微专栏《您身边的瑞安文明》,每天的直播节目时段早、晚各播出1次;推出“曝光台”栏目和“文明啄木鸟”节目,持续开展不文明行为曝光活动,今年已经发布98期;开展市民随手拍活动,目前收到市民爆料623条,采用358条。
建立长久目标 实现常态长效
日前,瑞安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督查组的督查人员邱剩勇和郑上珍深入玉海街道辖区督查,把发现的不文明现象用手机一一拍下来,列成表格,写明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然后发函给玉海街道进行整改。
近两年来,瑞安积极向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迈进,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督查组的督查人员每周对全市各乡镇(街道)和60余家责任单位进行全方位督考。近年来共印发《专项督办通知书》473期,促成22000余个问题得到整改落实。此外,瑞安还实施领导带头督、媒体舆论督等督查机制,上下联动凝聚合力,倒逼工作落实,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有效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
为了有效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瑞安市文明办还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长久目标。据了解,未来三年,瑞安市主要将深化“理想信念提升行动、文明素养提升行动、城市面貌提升行动、城市秩序提升行动、文化繁荣提升行动、乡村文明提升行动、文明细胞提升行动、公益宣传提升行动、法治建设提升行动”等十大提升行动,施行30条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具体举措,高水平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努力实现全域文明、全体文明、全面文明。
细化文明建设 养成文明习惯
近年来,瑞安市积极细化文明城市建设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明好习惯养成行动,倡导市民养成礼让斑马线、文明就餐、重信守承诺等十大文明好习惯。
周一至周五的中午11时30分是机关食堂的就餐时间,在安阳大厦的机关食堂里,人员陆续来到这里吃饭。日前,记者在该食堂的墙上看到,其显目位置贴着“反对浪费”“光盘行动”的公益广告,就餐人员较好地践行光餐行动。据了解,今年,瑞安市在400余家中大型餐饮店、机关学校食堂推出“适量点餐”“光盘优惠”“光瓶有你有我”等厉行节约举措,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
此外,瑞安各机关干部还下沉一线,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建设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基层文明建设工作。在开展文明建设网格化结对共建活动中,全市118个部门单位每月一次组织志愿者到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志愿服务总时长已达4.7万小时。同时,挂钩联系的190余家文明单位、机关党组织、社区组织、志愿组织、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等都组建了专门的志愿服务队伍,认领45个主要路口(斑马线),开展交通路口志愿劝导活动,今年以来组织文明志愿劝导108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