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瑞安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成千上万志愿者自发地深入大街小巷、公园、校门口、住宅区、商超、工业区等地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排查重点人员、劝导佩戴口罩等形式多样的防疫志愿服务,不仅筑牢了疫情防控底线,也让瑞城变得更有温情。
志愿服务既快乐了自己,也让被服务者感到快乐,志愿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犹如鱼水相融,密不可分。瑞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缪德泵说:“瑞安的区域版图像一条鱼,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瑞安大地,就像一条条红色的大鱼快乐地在东海之滨畅游,因此,我们把瑞安的志愿者称为‘快乐鱼’。”
近年来,瑞安市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格局、新模式,统筹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打造具有瑞安本土特色的“快乐鱼”志愿服务品牌,让瑞城的大爱温暖人心。
全心为民 先贤“快乐鱼” 影响深远
自古以来,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人们乐善好施、崇德向善,形成了帮助他人、扶贫济困、同情弱者的传统美德,志愿服务是这种传统美德得到充分释放的生动体现。
瑞安先贤、南宋名臣陈傅良,曾在仙岩(现属瓯海区)一带推广先进龙骨水车,教会当地农民使用人粪肥、牛耕等农业技术,带动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生活。受陈傅良的影响,乐于助人成为当地百姓深藏内心的传统文化基因,并代代流传下来。
1905年8月,士绅吴之翰创立飞云江义渡改良会并任会长,以披荆斩棘的勇气改良飞云渡。十年后,飞云渡完成改良,吴之翰还在飞云渡旁边修建了“待渡亭”,供等待渡江的群众休息。
“待渡亭”就是现在玉海街道小马道茶亭的前身。受吴之翰义改飞云渡善举的影响,几十年来,小马道茶亭坚持为过往路人供应茯茶,成为我市名气较大的爱心伏茶点。在我市,目前相对固定的伏茶供应点已超100家,成为志愿服务的一大亮点。
先贤们的高尚品德,影响了瑞安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成为了这个城市骨子里的一种大爱精神……
全民参与 立体式“快乐鱼”遍地开花
近年来,瑞安市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文明实践和文化志愿服务供给,推动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在基层走深走实,在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等重大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月16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广泛发动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各乡镇(街道)、部门以及志愿团体的志愿者积极响应。3月17日,近2万名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宣传防疫政策,劝导群众规范佩戴口罩,形成了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的浓厚氛围,引发各方关注。受此影响,很多群众也自发地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在“防疫有我 志愿同行”文明实践活动、“小单元大排查”专项行动等活动中均有群众志愿者的身影。
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快乐鱼”本土志愿服务品牌,构建“总队—分队—小队—特色志愿服务队”的全域多层次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全面建设立体式“快乐鱼”。市委书记担任市级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统揽全局。乡镇(街道)、部门系统共组建55支志愿分队,负责专业指导和区域化管理。
同时,瑞安市还组建了531支村居(社区)志愿小队,3264支党员、青年、巾帼、银龄、新乡贤、老干部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将新时代文明成果、爱心奉献的理念传播至各乡镇(街道),深入各村居(社区),形成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全家动员 家风式“快乐鱼”温暖人心
眼下,很多市民在自己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还带动家里人或家族里的人一起从事志愿服务,并把志愿服务的精神写入家训,让崇德向善的精神代代相传……
李永琳祖孙三代接力,热心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郑超豪接过父辈乐善好施的嘱托,成立十多个公益基金,助力乡村振兴;吴永安祖孙三代签订遗体捐献协议,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签订遗体捐献人数最多的家族,戴其丽和婆婆从2007年起至今,无偿抚养失去父母的孤儿或困难家庭的孩子……这些家族成员齐上阵,全家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不仅温暖了人心,还给广大市民树立了榜样。
瑞安市还率全省之先,在瑞安电台开设“快乐鱼直播间”访谈专栏,并在浙江省“喜欢听”app平台上同步直播。该节目邀请优秀志愿者或志愿团队走进直播间,采用访谈 互动、线上 线下、场内 场外的访谈互动方式,把“志愿服务的家风”转化成瑞安的文化基因,汇聚成“志愿瑞安”。目前该直播访谈已开播6期,影响志愿者超36万人。
下一步,市文明办将致力于把“快乐鱼”打造成具有瑞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特色项目,鼓励更多的家庭将志愿精神写入家风、家训,不断传承,高水平打造文明瑞安、幸福瑞安。
全面覆盖 功能式“快乐鱼”各司其职
在玉海街道城西嘉园,为了给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业主们积极响应“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号召,成立“邻里帮”志愿服务队,凝聚业主力量,就地随手对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的邻里进行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就地消化,人人都能成为就地消化型“快乐鱼”。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就地消化型“快乐鱼”是最广泛的志愿者群体。下一步瑞安市将在居住密集型的小区、村社,推广组建“邻里帮”志愿服务队,真正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
瑞安市还根据志愿服务涉及面广、需求多样等特点,建立专业化志愿者、输入型志愿者等功能式“快乐鱼”队伍,满足不同的志愿服务需求。
瑞安市的海岛、山区,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服务需求比较多,而志愿者却比较少,瑞安市通过与城区、发达镇街志愿团队结对的方式,打造服务输入型“快乐鱼”,定期赴海岛、山区开展输入型志愿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专业化的问题,需要专业化的志愿者出面解决。瑞安市专业化志愿组织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发布其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专业技能输出型志愿服务。